電影版《中國好聲音之債務整合為你轉身》
  本報駐台北港式飲茶美國特約記者程崗本報特約記者田琳
  中國電影市場的走紅,讓不少圈外資源前赴後繼前來“淘金”,無形中拉低了拍電影的“裝潢門檻”。《中國好聲音》和《爸爸去哪兒》這兩檔年度最熱真人秀節目,不約而同在今年的賀歲檔推出“電影版”:前者是由好聲音學員首次觸電、邊演邊唱的“音樂劇”,後者乾脆就是爸爸帶孩子們再來一次動物園裡的銀幕冒險。而湖南衛視為2013年《快樂男聲》定製的主題電影,也將於明年2月上映。這種王牌綜藝節目的電影衍生品究竟能否得到觀眾寵愛,從國外類似案例來看,難度的確不小。
   台北港式飲茶綜藝節目爭拍快餐電影
  早在今年10月《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結束時,製作方就在三亞籌備電影版《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見上圖),對外宣傳為中國版《歌舞青春》。總導演自信地表示:“票房將達到20億,超越《泰囧》!”然而12月2港式飲茶7日該片上映的首日票房僅為80萬元,口碑也遠不如選秀時的好評,“劣質MV加長版”、“想錢想瘋了”……影迷們紛紛給予差評。
  相比之下,將在大年初一登陸影院的《爸爸去哪兒》電影版中,主演林志穎、郭濤等星爸論知名度更高一籌,幾名當紅寶貝也是人氣正旺。在郭濤這位深諳電影表演和產業規律的圈內人看來,該片是“春節檔合家歡電影,也是節目的真正高潮”。然而,製作方的倉促同樣讓這部“爸爸電影版”難稱成熟:5名老爸帶著孩子去動物園歷險,做做互動游戲、搞個晚餐,5天無故事劇本的拍攝堪稱圈錢之舉。
  熱門綜藝節目能否為國產電影建立一種新模式,被業內打上巨大的問號。其實,早在2009年,湖南衛視真人選秀節目《快樂男聲》就曾出品過衍生電影《樂火男孩》,結果票房、口碑雙雙失敗。電影版《我們約會吧》在2011年情人節檔期上映,結果不敵李亞鵬、徐靜蕾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票房不到800萬元。《快樂大本營》的5名主持人主演的電影《快樂到家》,一周內票房過億,被認為是電視綜藝“進軍”電影的成功案例,但前提是該片並非依附於《快樂大本營》本身,而是重新編寫故事劇本。
   “好聲音難成好生意”
  面對電影界的質疑,《中國好聲音》出品方表示:“中國電影市場處於快速上升期,但文化產品太單一,需要摸索更多元的模式。這個電影就是一次嘗試。”
  對此,著名娛評人蘭恩發29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綜藝節目改拍電影在國內還欠火候,“術業有專攻,好歌手未必是好演員,演技也未必是靠短期苦練可以獲得的。將節目的品牌效益最大化是冒險的商業行為,弄不好會毀了品牌”。文化評論人譚飛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人氣電視欄目登陸大銀幕對電影業是有益補充。但電影不只是放大了的電視熒屏。它的運作機理和營銷模式都和電視節目不同,觀眾層次和欣賞口味也有差異,不是靠“短平快”的趕工可以輕易過關的。“好聲音”電影版的票房現實正說明這一點。
  知名影評人周黎明對此表示,兩檔節目的品牌意識值得鼓勵,不能一棍子打死,但畢竟票房和藝術是兩碼事,拔苗助長的短視行為不足取。在談到國外類似情況時,譚飛分析說,由邁克爾·傑克遜籌備音樂會的視頻資料改製的電影《就是這樣》,也是娛樂產業的電影衍生品。但該片是被全世界粉絲托起來的,其模式很難被“選秀電影”複製。“關鍵還要看故事腳本和製作水準,如果停留在快餐速成品,成效有限”。
   國外同樣不被看好
  綜藝改編電影的嘗試在國外早已有之。日本NHK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上班族NEO》曾改編成電影,票房並不理想。日本成人綜藝節目《KISS忍耐》也曾拍成電影,由一眾AV女優出演,更是小眾消費。1979年,好萊塢拍攝的真人秀電影《現實生活》未能掀起商業效應。之後,美國最大牌的選秀節目《美國偶像》被拍成電影《追星族》,揭秘選秀節目參賽者的辛酸血淚,然而該片最終不了了之。
  為挖掘傳統電影業的商業潛力,外國製作方還在電影院現場直播過巨星演唱會、3D足球賽事甚至綜藝節目的頒獎禮。但巨大的票房風險讓這些嘗試曇花一現。當然,真人秀演員改行步入影壇的成功案例也不是沒有。在《美國偶像》第三季出名的詹妮弗·哈德森,就憑藉《夢女孩》(見下圖)中的表演摘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原標題:綜藝秀觸電,不好賺口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k83wk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