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2月14日電 題:天津大學學生龔原:用“科研夢”托舉“中國夢”
  作者:張道正王青
  20歲剛出頭的天津大學環境學院建環專業學生龔原最近很忙碌,一個眉目清秀的陽光男孩,言語中稚氣未脫的他言語中無不透露著自信和力量,誰都沒想到還是本科生的他已是Feelor科技創業團隊的CEO,他正帶領著7人組成的創新創業團隊走上半工辦學的道路。
  最近,他們團隊正在課業之餘進行檢測PM2.5的口罩的研發,該項目不僅入圍了多項科技競賽,更有多家企業希望為該項目投資並產業化運作。
  “這款口罩可以在過濾PM2.5的同時,實時監測出所在地的空氣質量,監控人體情況,未來,我們還要打造在此基礎上打造‘豪華版’,可以實現實時社交等功能。”龔原充滿信心地說。
  “大學給了我們攀登科研高峰的機會,我希望用我所學為社會創造更多精彩”。
  龔原作為團隊隊長身份共獲得國家級、市級、校級各類科技創新競賽獎項20餘項,包括剛結束的新加坡世界青年工程師競賽優勝獎,以及一個市級特等獎,兩個全國二等獎,併為學校取得製冷行業大賽優秀參賽學校的獎牌,已經受理的國家專利申請6項,均為第一發明人。
  與此同時,他已完成2屆2項科技立項,1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1項天津市SRT(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有三項均為隊長),榮獲包括校級學生科學獎、三好學生在內的17項其他榮譽,已經完成了多個科研創新項目和創業項目服務社會,已建立過10餘個學生科研團隊,擔任學院的科協主席,組織過1次校級創新創意大賽,與企業和兄弟院校組織10餘次科研講座……
  據瞭解,多家企業邀請他參與研發,有的則直接提供工作崗位。龔原所帶領的團隊,已經被很多公司關註,爭相給予提供場地和資金進行“孵化”。
  “每個大學生都應該有一個‘科研夢’”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充分發揮我的力量為國家社會服務,而我選擇的是科研創新和創業之路”。剛進入大學的龔原懵懵懂懂,是一場入學講座引領他走進科技的大門,就在他心中種下了科技強國的種子,他希望自己也像學長們一樣在科研創新中有所斬獲。
  在加入了天津大學校科協後,他開始在追逐“科技夢”的道路上積澱能量。於是學校的各種科研講座,都有他的身影;學校為學生科研創新頒發的獎項,他總要關註;學校里不管什麼專業的專家學者,他只要遇到總是跑過去攀談求教。
  當他得知自己所在學院有一個學長王奕蛟獲得了被譽為天津大學學生“諾貝爾獎”的學生科學獎後,在不認識學長的情況下,主動跑到宿舍跟學長請教了很長時間,學長給他推薦了有關老師,老師給他列了一個書單,並告訴他作為大一的學生,做科研要從讀書開始。
  強大的動力催生了強大的能力
  在“科研要為國家做點什麼”動力驅使下,他為了能參加天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打了數十通電話,聯繫了他所認識的參加各種項目的學長老師,最終他參與到關於垃圾焚燒對環境影響的評估項目,只做輔助性工作並沒有影響龔原第一次接觸科研的興奮感,“不同的垃圾放在一起焚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能在垃圾焚燒這一環節將污染降到最低,對環境污染能有所幫助感到很有成就感。”
  回憶當時,他說,“第一次模仿學長們做實驗的樣子,第一次查文獻,第一次瞭解科研方法和團隊建設,種種的第一次至今影響著我”。
  “科研夢”成為了一種信仰
  有了第一次的科研經歷,龔原的“科研夢”就停不下來了。大二的他就開始了以隊長的身份帶隊參加了2012年天津市暖通製冷創新設計大賽。比賽結果並不理想,僅獲優秀獎,龔原並沒有氣餒,反而進行了反省。
  “我想了很多,發現了自己在時間安排,特別是團隊建設方面的問題,臨比賽前,還有團隊里的隊員提出了不同理念。”隨後,龔原帶領他的團隊參加了天津市蘇寧創意營銷大賽,榮獲2012蘇寧全國營銷大賽天津賽區半決賽季軍,總決賽優勝獎。
  龔原是個有心人,他將成功失敗的兩件事放在一起,“我需要歷練,每次參加比賽我都會收穫很多,我要繼續下去。”後來在科技立項中接觸到了劉俊傑老師,老師的很多思路和觀點極大的啟發了他,他意識到,不改變思路,很難將隊伍帶起來,很難將項目做強。
  隨後的比賽中他陸續接觸了陳冠益院長,系主任由世俊老師,邢金城老師等,在他們的幫助下一次又一次剋服了所面臨的困難。“其實我做的並不好,只是比較幸運,學校和學院都非常重視本科生參與科研競賽,只要我們有想法,無論是專業老師還是校團委、院團委都會給於我們幫助,尤其是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上。”
  馬德剛院長甚至對龔原說過:“你專心準備你的比賽,別的事情學院會替你想辦法!”在團隊需要技術人員的時候,校科協的老師在各學院舉薦人才,促進了團隊發展壯大。這樣堅實的後盾和豐富的平臺為學生們將想法變成現實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科研夢’”鼓勵著龔原勇往無前。為了參加比賽,他提起勇氣推開學院院長的門進行請教,還詢問過建築設計院、天大設計院有關負責人的專家意見,榮獲首屆全國大學生綠色建築創意邀請賽優秀作品獎。最多時候他同時帶領7個學生團隊參加科技創新競賽,“那段日子很辛苦,但讓我知道了我還有很大的潛力,累並快樂著”。
  就這樣,龔原形成了“理論——實踐——總結”的科研思維方法,大四的他迎來了收穫:天津市第八屆高校暖通製冷創新設計大賽特等獎、第八屆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全國二等獎(全國第五)第七屆中國製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華北賽區)決賽二等獎、2013新加坡世界工程師峰會——世界青年工程師競賽優勝獎(全球第六),均擔任隊長。2013校級“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13年全國大學生“生態創想·綠色行動”大獎賽三等獎,“高能效建築能耗分析與節能評估”的天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天津地區高校教室內空氣品質及環境主觀評價分析”的天津市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和家庭室內空氣(包括檢測PM2.5)便攜檢測機科技立項的結項。
  龔原的“科研夢”都是接地氣的。“高能效建築能耗分析與節能評估”的結論將提供給有關有節能困擾的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家庭室內空氣(包括檢測PM2.5)便攜檢測機可以檢車室內溫濕度、甲醛含量和PM2.5等多項指標的市場價格一半的一體機;正在做的“汽車尾氣製冷和天陽能製冷”是通過吸收式製冷技術實現讓汽車尾氣餘熱的熱負荷5至10倍地滿足汽車的製冷需求,此外,在太陽光下停車能將利用太陽能將車體溫度保持在20多度,即使不開空調,在炎炎夏日車內溫度也能讓人感到舒適。“目前理論計算已經成功,下一步希望能市場化,是我最大的願望。”龔原充滿期待地說。他目前仍在帶領一支創業團隊,在學習的同時等待時機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龔原說,大學如何才算完整?我的大學不光是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更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獎項,而是通過大學所學的知識理論和科研成果回報國家、造福社會。我的夢想是在大學期間總結正確的科研方法,錘煉科研創新和創業能力,養成的科研素養和科研精神。(完)  (原標題:天津大學學生龔原:用“科研夢”托舉“中國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k83wk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